“网”住年味|手工剪纸的凋亡与复苏

作者:Z淘 评论:0次

伴随着除夕夜的鞭炮声,一纸窗花,被赋予了美好的祝愿,贴在窗前。

作为全国最大的剪纸生产基地,拥有200年历史的阜城手工剪纸,曾一度濒临灭绝。而电商的存在,让这门老手艺得以复苏延续。

文/郑璐瑶  摄影/陈坤荣

河北省阜城县陈集村,68岁的陈淑卫戴着老花镜,和30岁的女儿范桂蓉坐在卧室的窗前,拿着刻刀,在红宣纸上均匀地上下起伏。随着有条不紊的“刷刷”声,一张张窗花逐渐浮现。

陈淑卫母女正在为春节赶工

春节将至,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这也是母女两一年中最忙的时候。

她们刻刀下的窗花,将通过解龙的“甲天下剪纸”淘宝店,进入千家万户,在除夕夜,代表着对来年的美好祝愿,被贴在窗前。

陈淑卫看着满屋子的红色纸屑,感慨万千。

2012年,机器剪纸成为市场主流,村里剪纸艺人纷纷转行。继承她一身技艺的女儿,也在4年后,改行到一家电子厂打工。剪纸手艺濒临灭绝。直到去年7月,解龙出现,她们才得以重拾刻刀。

陈淑卫欣慰地看着女儿刀下活灵活现的“五福临门”图,不住地喃喃“总算没在我这断了根啊。”

险些失传的手工剪纸

河北省阜城县是全国最大的剪纸生产基地,而陈集村就是阜城剪纸的发源地。

阜城剪纸以传统的中国绘画为基础,继承中国画的写意、工笔等诸多形式,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,更在2009年,被联合国列入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

2007年以前,机器剪纸尚未出现,这个200多户的小村子里有百余名剪纸高手。陈集村里,至今能看到门墙和横幅上褪色的“剪纸加工”字样。

陈集村一景

陈淑卫犹记得当年手工剪纸的繁荣。当年,她凭借一幅“十二生肖图”成为村子里数一数二的剪纸高手。每逢春节,总有十多个人抱着纸箱,挤在她家院子里,等着她手下的剪纸。热气腾腾的剪纸一出,大家几乎是哄抢着入手,随即开车运往各地。就是平日里,也有不少人慕名而来、拜师学艺。陈淑卫甚至要把客厅开辟出来,安置这些学徒。

十多年来,凭借着一身手艺,她每年就能赚十来万。

2007年,激光剪纸的出现,给剪纸艺人的境遇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“没人找我干活了。”陈淑卫摘下老花镜,磨蹭着手,布满皱纹的脸上有些惆怅。

2012年,激光剪纸成为主流。陈集村的90%的家里,都换上了剪纸机器。一些买不起机器的手艺人,也纷纷出外谋生,村里剪纸艺人不到10人。

这一年,依托激光剪纸技术,阜城剪纸形成了以陈集村为中心的5个剪纸专业村,辐射周边40多个村,从业人员近万人,纯收入8000多万元,成为华北最大的民间剪纸集散地。产品远销美国、韩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。

陈淑卫说,自己并不反感机器,只是担心,阜城百年剪纸,要“绝了后了”。

剪纸手艺,易学难精,圆如秋月,尖如麦芒,方如青砖,缺如锯齿,线如胡须的刀法效果仅是登堂入室。刀法虽难,尚可靠五至八年时间,一点点磨出来。

最难修炼的还是写意和创作。有深厚美术功底的剪纸艺人,能根据顾客要求定制创作,洋洋大千世界,茫茫中外古今,凡可入画者,皆可在手中剪出。

为传达出画作的精髓,剪纸艺人创作时要讲究“阴阳相间”,何处阴刻,何处阳刻,都要在脑袋里构思好。为求生动,剪纸的每个细节也有讲究,要做到欲断还连,构图流畅,方可传神。

代表手工剪纸巅峰水准的“仕女图”

而这些,是机器无法与人类比拟的。

陈淑卫的担心,还是在2017年3月,女儿不得不放弃剪纸,转行到电子厂上班时,成了现实。

范桂蓉觉得可惜,可是无能为力。

直到去年7月,解龙请她和母亲出山,范桂蓉才重拾刻刀。

“真得谢谢你们。”范桂蓉坐在炕上,忙不迭地对解龙道谢,眼圈有些泛红“不然真是绝了后了。”

被“网”住的血脉

出生于1988年的解龙,今年30岁,是土生土长的陈集村人。他有着利落的短发,身段潇洒,脸型瘦削,一双大眼睛因常年熬夜而充血泛红。

解龙家里打1992年就做剪纸生意。2012年,解龙第一次接触到淘宝,便尝试着把手工剪纸放到网上。

身边的同伴劝他“大家都做机器了,你做什么不好偏做手工。”

解龙何尝不明白。机器剪纸,一张剪纸成本仅仅几分钱,几分钟便可成百上千地大批量生产,甚至可以媲美人工剪纸的精细程度。相比之下,手工剪纸,一叠只能做20-30张,且耗费时间不定,少则半小时,多则几天,成本也高。

但解龙眼里,手工剪纸更代表着一种文化和情怀。从小到大,每逢春节,妈妈都会剪好窗花,贴在玻璃上。剪纸上斑驳的刀痕,是年味。

他知道,时代变了,机器剪纸已成为主流。他只是想借助电商,留住手工剪纸的血脉,毕竟“机器终究无法做到跟手工一摸一样”。

“甲天下剪纸”淘宝店

幸运的是,产品上架没多久,就来了笔2000元的大单子。解龙至今忘不了当时的兴奋之情。他小心翼翼,里里外外严丝合缝地打包寄出,直到这位北京客户给出了好评才舒口气。

他没想到,线下无人问津的手工剪纸,却在线上得到一息生机。

最初一、两年,店铺的文案、运营、美工、客服、打包全靠他一人。文案写到一两点,熬红了眼是常事。最难的是美工,解龙最开始用美图秀秀,后来被逼得自学了PS,还买了件单反,自己学会了打光拍照。头疼的还有包装,剪纸需放进卷筒进行打包。最初几年店里销量不大,没有工厂愿意接他们的卷筒单子。他便用烟花厂剩下的鞭炮筒打包。小剪纸用小的,大剪纸则把两个鞭炮筒粘好,再打包发出去。

他的苦心经营没有白费,店铺销量逐年攀升。

2016年,“甲天下剪纸”全年累计售出手工剪纸305842张,消耗宣纸2.6吨,销售额200多万,他也成了阜城手工剪纸领头人。

解龙仓库一角,工人正在紧张地打包发货

他的故事在陈集村口口相传,村里相继出现四家卖手工剪纸的淘宝店。而一些出外谋生的剪纸艺人,也在他的带动下重拾刻刀。“甲天下剪纸”店铺的老手艺人由最初的4名发展到了如今的17人。

将故宫淘宝视为榜样

这一路走来,小有成就,解龙却难以入眠。比不上机器的薄利多销,他深知自己势必要将剪纸改良创新,打造出自己的品牌IP,才能将这门老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。

他将“故宫淘宝”视为榜样。这家2015入驻淘宝的文创店铺,靠卖萌逗趣的文案和紧贴潮流的产品,一年卖出10个亿,更让年轻人成为其拥趸。“牛,真牛。”解龙止不住地推崇。

他真正领略IP的力量是在2016年,经淘宝小二牵线,解龙和“故宫淘宝”合作的几千张猴年剪纸三分钟就卖空,订单远超他当年的出货能力。

后来剪纸框架还是少了几百份,工厂又要2000个起做。解龙咬咬牙,为了几百个框架,定做了2000个。饶是如此,产品还是发到了年后。

这让解龙意识到,除了产品转型开发,更大的问题是剪纸艺人的青黄不接。今非昔比,好的剪纸艺人,整个阜城就这么几十人。

剪纸艺人手腕处都有厚厚的一层茧

老艺人逐渐老去,年轻人嫌这门手艺易学难精,薪酬又少,更不会费心去学。解龙的剪纸艺人中,还有小儿麻痹症的病人,剪纸手艺却很纯熟。解龙对他们颇大方,给出的报酬不低于城里的白领,“我得让他们赚钱,让大家知道手工剪纸能养活自己,这样才有人来学”。

阜城县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。去年,县政府推选解龙作为联合创业空间经理,提供租金优惠和一部分资金,让“甲天下剪纸”制作剪纸教学资料和剪纸工具,鼓励年轻人学习剪纸。

剪纸工具

让解龙欣慰的是,这几年店铺销量稳步增加,春节期间甚至供不应求。手工剪纸隐隐有回暖和复苏的迹象。

中午,解龙载着我们到陈淑卫家收窗花。母女两笑盈盈,小心翼翼地捧起窗花,用纸袋包好给他,“解总辛苦了,多谢你。”

解龙一顿,“要谢淘宝。”

解龙为《天下网商》定制的剪纸作品

车子在满目萧条的陈集村艰难爬行,渐行渐远。陈淑卫和女儿还在院门前目送解龙。她们身后墙上写着褪了色却依然醒目的“剪纸”。

“等明年你们再来,我们肯定会大变样,会更好”。解龙打着方向盘,兴冲冲地说。

Z淘商城是一个中立的,致力于帮助广大网友买到更有性价比网购产品的分享平台,每天为网友们提供最受追捧 最具性价比 最大幅降价潮流新品资讯。

发表评论

还没有评论,快来说点什么吧~